滿園桂香迎貴客,最是研訓收獲時
記株洲市十四五高中英語青年骨干教師第二次集中培訓
久旱不雨,南放中學新校園雖然姹紫嫣紅,卻是少了一絲芬芳。10月20日清晨,整個校園桂香陣陣,所有的桂樹一夜之間爭相開放,讓人精神振奮。桂香中,迎來了株洲市“十四五”高中英語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第二次集中培訓活動的專家們和老師們。培訓為期兩天,以高中英語新教材文本解讀策略和學生英語素養培養路徑為主題,有專家講座、教師示范課、學員研課評課、研讀實踐和領導關懷。參與研訓的老師們紛紛表示收獲猶如南中的桂香,滿園生香,沁人心脾。
培訓伊始,市教培中心的領導江科長、程書記和匡主任親臨現場。江主任表達對老師們的關愛,并用兩個反面實例讓我們體會到要珍惜培訓機會,好好學習,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和知識水平,才能與時俱進,不辱使命。
接下來劉正芳老師播放世界首富Bill Gates的演講Teachers need real feedback(老師需要真正的反饋信息)的演講吸引了我們所有學員的目光。Bill Gates suggests that even great teachers can get better with smart feedback -- and lays out a program from his foundation to bring it to every classroom.盡管視頻有點年久,但是Bill Gates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力,真實的反饋能夠讓老師們不斷提升自己。劉正芳老師也用了同行老師和學生的反饋為示例,讓我們真實地看到了及時且真實地反饋對老師們的促進力。老師們可以反思教學所失,吸取教學經驗;反思教學所得,豐富教學資源;反思教學疑難,探尋問題真相;反思教學創意,提升教學能力。教學反思對于教師的職業素養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教師積累知識,豐富課程資源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師解決課堂問題并歸納教學方法的重要途經。就像教育專家葉瀾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能成為名師,如果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span>Bill Gates的巨幕演講和劉正芳老師的微講座讓研訓正式開幕。
一、專家講座:身先垂范
u 羅軍:研讀促寫
第一堂講座是由株洲市初高中英語銜接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羅軍老師帶來的《研讀促寫課堂改進行動研究》。
他理論和實際課例相結合,以選擇性必修三Unit 4的Integrated skill-The value of our heritage為例,告訴我們如何依據產出導向法理論,在輸出驅動后,必須有相應的輸入材料與輸出任務精準對接。并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產出導向法的四個教學階段:輸出驅動、輸入促成、選擇學習和以評為學。我們要基于主題意義,提出任務,驅動學習、內化加工、促進產出,遷移創新,以評促學,實現產出評價。
他還以必修第一冊第二單元的Reading -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為例指導老師們如何在教學活動中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中的學習理解類活動、應用實踐類活動、遷移創新類活動。并用同一個課例示范如何利用閱讀文本以讀備寫:閱讀時從宏觀到局部、結構、語言、寫作手法等方面設定任務,提取信息以獲得支撐任務輸出所需要的相關觀點、信息和語言,同時對句型結構和寫作手法進行歸類,為后面的Integrated skills的建議信寫作搭建支架。羅老師的對比范例讓我們知道:語言的構建過程是學生的思維訓練過程,讀也是訓練思維的過程,都應該始于產出,止于產出。同時羅老師也對我們課堂改進行動研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解答,他強調:對讀寫結合的閱讀教學來說,在語篇信息的處理上要相對簡單一些,讀寫結合課的閱讀教學重點應根據學生的寫作需求來決定,閱讀教學要有選擇性和針對性,讓閱讀為寫作服務。最后他以高考新題型讀后續寫實例,示范學生如何從學習續寫到通過續寫學習。老師們引導學生利用續寫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以讀備寫。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擺脫分數束縛,關注寫作水平提高的過程,重視寫作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遷移,以寫育人。
u 劉正芳:新教材文本研讀策略
第二堂講座《師生共同參與研讀語篇的實踐與思考》,培訓負責人劉正芳老師從英語活動學習觀的再學習、英語教與學的內容、方式的改變、文本解讀策略、文本解讀量表、文本解讀案例和師生共同研讀文本的反思六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他強調:英語老師要努力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實施深度學習,落實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他再次解讀了3x3的英語學習活動和活動的特征,以及他們在英語學習和核心素養目標落實中的橋梁作用。
劉老師還談到了英語教與學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改變。教師應該引領問題導向,共同探究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模式。語篇是英語教學的基礎資源,教師應該深入研讀語篇,把握教學的核心內容,創設合理學習活動,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目標。當然教師做文本分析的主要任務是基于學情,尋找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核心素養的要求,挖掘文本的教育教學價值,并基于此設計隨后的教學實踐方案。如何從主題語境,語言知識,文化知識和價值取向對主題內容進行理解,如何從題材特征,內容結構,段落結構與發展,銜接與連貫,語言特征等語篇結構上對語言知識進行挖掘,教師如何給學生提供語篇解讀量表,引導學生有效閱讀語篇,使之成為可視化的思考,將語篇解讀量表轉化為問題和學習活動,這些是提高學生語篇研讀能力的關鍵。
接著劉老師以必修一第一單元Reading:Realizing your potential為例,用活動意圖整合活動,構建結構圖,判斷語篇類型,將思維訓練可視化。同時如何引導學生實踐閱讀策略,驗證預測,證實自己的提問并回應,整體把握語篇,從整體上處理文本內容,形成語篇意識。通過評價活動,探究寫作意圖,理解文本的主題意義,并基于產出任務,創新語篇。
總之,1.教師和學生都是語篇解讀的主體。對教師備課而言,備課要始于文本的解讀,教學目標的確立也要依據文本解讀。就教學本質而言,文本解讀要由學生完成,在教師的引領下,在關聯性活動的驅動下學生一步步解讀文本的主題內容、主題意義、行文邏輯、語言特征、情感態度和文化價值等,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進行有效學習。2.在語篇解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師生共同研讀語篇,改變了教師“滿堂灌”的課堂模式,不僅關注了教師的教,更重要的是關注了學生的學鼓勵學生去學,去摸索,去探究,去思考。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各種學習策略,解讀文本,主動探究主題意義,學習語言知識,發展思維品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習能力。3.評價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習過程?!皩W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評價的主體”(梅德明王薔2018)。師生共同研讀語篇,突出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關注語篇信息結構和謀篇布局,通過提煉文本主線,將語篇中的關鍵信息構建成信息結構,促進所學知識的內化和運用。
u 賀玲麗:學生英語素養的培養路徑
在培訓之前,劉正芳老師就在學員微信群里說這次有一位神秘的高考高分講座嘉賓,她今年的高考班平均分為138.6分。來自攸縣一中的教學副校長賀玲麗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她的高考成績,工作經歷和她的高分感悟。
她分享自己9年的工作期間是如何聚學生之力、聚家長之力、聚老師之力和聚行政之力,讓學生們能身心兩健、德智雙全、文理兼通;讓家長們能成為以身作則的模范家長、亦師亦友的民主家長和重視品行教育的智慧家長;讓老師們成為愛崗敬業的良師,胸懷廣闊的益友和業務素質高的專家;讓行政部門做好示范和引領,大家一起凝神聚力,匯聚奮斗之力。
賀老師還就如何實施英語學科素養的培育上分享了她多年的經驗。讓學生做精養成教育,通過筆記本、錯題本、作文本和積累本等優秀范例區強化行為,去影響其他學生,培養學生好的習慣、性格和使命感。讓老師做實教學教學研究、做活課堂活動和做細分類輔導。她用譚同學的案例示范我們如何從思想上引導,心理上疏導,方法上指導和知識上輔導出高分學生。
賀老師用她個人不凡的經歷和驚人的成績告訴我們,只要堅守擔當,堅守信念、堅守規律和堅守陣地,工作一定會有成績。
二、骨干示范:高質課堂
示范課是每次研訓的必有環節。理論如何付諸實踐,課堂是最好的檢驗陣地。
u 第一堂課是由南方中學高一備課組長劉春秀老師帶來的必修一Let’s talk teens的Integrated skills。劉老師的課堂以產出建議信為導向,引領學生研讀文本,快速找出問題關鍵信息和有用表達,通過聽力,提煉并拓展如何給建議的各種表達,再通過小組活動分享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活用所學知識為生活服務。大量的輸入讓學生小組的討論非常輕松而激烈,人人都積極參與,分享很精彩。劉老師以學生為主體,以教材為依托,通過讀、聽、說等環節為寫作輸入大量的素材,最終學生的寫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整堂課充分展示了如何讓學生成為語言活動的主體,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學習語言,探究意義,解決問題。
u 第二堂課是由南方中學英語教研組長賀靜宇老師帶來的選擇性必修一第三單元The Art of painting中的Extended reading-the Qingming Scroll。賀老師指導學生通過仔細研讀文本,獲取關鍵信息,并將其具象化,幫助學生厘清文本脈絡、理解內涵,提煉基本要義和歸納說明類文體的結構,同時提升學生對于《清明上河圖》的認知和評價水平。圍繞這些目標,賀老師以任務為驅動,問題為導向,采用豐富的教學活動實現兩手抓:一手抓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提升他們的美學素養和文化自信;一手抓寫作:通過層層鋪墊和解讀,滲透概要寫作技巧,提升學生提煉要義的能力,從而實現Extended Reading的終極目標:Reading for writing。
同時根據新課標倡導的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要求,本課堂設置的各項活動任務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實踐性等特點,符合課堂教學目標素養化,教學活動情境化,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導向,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要求。
三、研課評課:思維碰撞
聽完課后老師們迫不及待地要表達對兩堂課地感受,聽課老師和學員老師這么積極地主動點評讓我看到了英語培訓一貫地認真和投入。
喻樂老師:兩堂課都落在實處,走在前列。賀老師對希沃白板地各種功能使用到位:視頻、音頻、剪輯,排序、動態畫,放大鏡和滾軸用得非常嫻熟。劉老師對聽力分割能提高差生地參與,小組活動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地探究能力,讓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兩個班學生地表現都讓人驚嘆。他們傾聽有效,筆記到位,表達流暢。
吳敏老師:劉老師的課堂結構非常好,讓我們能夠感受功夫在課前,效果在課中,思考在課后。信息技術使用好,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特別好,學生的學法指導好,課后的總結也非常好。賀老師的課基于情景,以問題為導向,引發學生的深度思維。課中學生的參與度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很多,整個課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肖典范老師:兩堂課讓我體會到了南方中學的校訓:崇德、求真、務實和創新。教學設計和備課體現了創新,課堂實施體現了務實,課堂的內容升華體現了崇德和求真。我會把這些精神帶到我自己的學校和工作中去。
四、學案制作:實踐成長
專家們理論指引之后,劉正芳老師給學員老師們安排了實戰演練節—制作以學生學習為主的高效的導學案。三個小組分配不同的文本和不同的目標學生。首先,劉老師讓我們自己認真地研讀文本,在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況下再讓每個小組進行討論,反復地打磨,形成小組的導學案。在此過程中,劉老師對每個小組隨行了細心的指導,使老師們頓時有了靈感和目標。很快每個小組都交出了優異的導學案。例如文章Rethinking landline phones: Do you really need one?老師們仔細研讀文章,融合了活動導學,問題導學,任務導學,產出導學,多樣化深度解讀文本。從頭腦風暴溝通方式,以what, why ,how引導問題導學,結合高考試卷之主旨題,細節推理題,猜詞題以及語法填空題進行問題和任務導學,最后以設計dream phone產品說明書作產出導學。
劉老師對每個小組的展示給與了高度的肯定,他希望我們能夠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繼續保持這種學習、鉆研的精神。
寫在最后
因為疫情,這次培訓的專家都是來自株洲本土,但是本土專家的和本地老師的高水平讓整場培訓接地氣又干貨滿滿,實操讓每個學員都收獲滿滿,我兩天的時間一閃而過,我們所收獲的不僅僅是三場精彩的講座,兩堂精彩的課堂,更是一場精神的盛宴。感恩株洲英語教育的沃士,感恩市教培中心的引領、感謝南方中學教研室的接待,感謝各位專家的載培,感謝各位同仁的努力!
此次研訓,正在培養一支具有現代教師素質和創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師隊伍的路上,我們相信,它一定會為我市教育教學的持續高位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審編 楊斯琦